•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喉科学中级全真考试试题(X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8-27   [手机版]    

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喉科学中级全真考试试题(X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喉科学中级全真考试试题(X0),更多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小儿惊风表现为

A. 青色
B. 赤色
C. 白色
D. 黄色
E. 黑色


2. [单选题]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 互根互用
B. 对立制约
C. 交感合和
D. 消长平衡
E. 相互转化


3. [单选题]下列关于五脏外合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心合脉
B. 肝合爪
C. 脾合肉
D. 肺合皮
E. 肾合骨


4. [单选题]心理健康的培养应从何时开始

A. 优生计划
B. 胎儿期
C. 围产期
D. 新生儿期
E. 婴幼儿期


5.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的功用是

A. 清暑益气,和胃止呕
B.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C.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D.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E. 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6. [单选题]支饮的临床主症是

A.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B. 心下痞坚,胸胁支满,目眩
C.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D. 咳唾引痛,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E. 身体疼重,四肢历节痛


7. [单选题]属于鼻腔外侧壁的部分是:

A. 鼻中隔
B. 后鼻孔
C. 嗅裂
D. 鼻甲
E. 鼻前庭


8. [单选题]胸部肿块的X线平片检查方法是

A. 胸部正侧位片
B. 胸部双斜位片
C. 胸部前弓位片
D. 胸部左前斜位片
E. 胸部右前斜位片


9. [单选题]蕲蛇的主治病证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风湿顽痹疼痛
B. 中风半身不遂
C. 破伤风
D. 跌打损伤瘀痛
E. 皮肤顽癣


10. [单选题]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此为

A. 浮脉
B. 芤脉
C. 革脉
D. 散脉
E. 虚脉


11. [单选题]草果的功效是

A. 温中燥湿,除痰截疟
B. 芳香化湿,和中止呕
C. 芳香化湿,健脾和胃
D. 化湿行气,温脾止泻
E. 燥湿健脾,温胃止呕


12. [单选题]牡蛎散煎煮时,原方注明应加入的药物是

A. 诃子
B. 乌梅
C. 白果
D. 小麦
E. 桔梗


13. [单选题]关于“金破不鸣”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久病音哑者多见
B. 久病失音者多见
C. 多属实证
D. 病机为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
E. 暴怒喊叫,伤及喉咙导致音哑或失音者


14. [单选题]患者,女,30岁。神志不宁,虚烦不得眠,并见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细数。其病机是

A. 心气不足
B. 心血不足
C. 心阴不足
D. 心血瘀阻
E. 心神不足


15. [单选题]从组成药物来看,小建中汤即桂枝汤

A. 去芍药倍甘草
B. 去芍药加饴糖
C. 倍芍药加饴糖
D. 倍甘草加饴糖
E. 倍甘草与芍药


16.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实证的临床表现

A. 二便失禁
B. 自汗盗汗
C. 面容憔悴
D. 疼痛隐隐
E. 二便不通


17. [单选题]具有杀虫,疗癣功效的药物是

A. 槟榔
B. 土茯苓
C. 使君子
D. 苦楝皮
E. 马钱子


18.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A. 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B. 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C. 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D. 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E. 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19.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华”中,心其华在

A. 面
B. 骨
C. 筋
D. 血
E. 发


20.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反佐”范畴的是

A. 热因热用
B. 壮水制火
C. 以泻代清
D. 火郁发之
E. 寒药热服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xge044.html
  • 下一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喉科(中级)历年真题库(X0) 枳实导滞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六淫邪气中,身疼痛,硬如木板,病机与肝郁无关的是既可活血祛瘀,又可润肠通便的药物是治疗寒湿痹证,宜选用的药物是违反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依据半夏厚朴汤的药物组成除外半夏、厚朴,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