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人参 麦冬
B. 荷梗 黄连
C. 连翘 竹叶
D. 知母 党参
E. 天冬 西洋参
2. [单选题]以下哪种治法符合“用热远热”的原则
A. 阴虚慎用热药
B. 阳盛慎用热药
C. 假热慎用热药
D. 寒冷季节慎用热药
E. 炎热季节慎用热药
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作用
A. 消瘀散结
B. 通腑泻热
C. 防病保健
D. 温经散寒
E. 扶阳固脱
4. [单选题]提出"刺有大小"的文献是( )
A. 《内经》
B. 《难经》
C. 《针灸甲乙经》
D. 《针经指南》
E. 《针灸大成》
5. [单选题]以下是三阴交穴定位的是
A.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B.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C.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D. 在小腿外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面后缘
E. 在小腿外侧,内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面后缘
6. [单选题]以下腧穴中,主治失眠的是
A. 灵道
B. 神门
C. 极泉
D. 少府
E. 少海
7. [单选题]以下关于颤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颤证的主穴包括四神聪、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丰隆
B. 针灸治疗颤证以补益脾肾、化痰息风为法
C. 头部穴针刺后可加用电针,选用断续波
D. 头针可选用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顶颞后斜线
E. 颤证选穴可以百会、风池、合谷、太冲、本神、三阴交为主
8. [单选题]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这种配伍关系是
A. 相杀
B. 相畏
C. 相恶
D. 相反
E. 相使
9. [单选题]以下腧穴中主治舌强不语的是
A. 少冲
B. 通里
C. 阴郄
D. 神门
E. 极泉
10. [单选题]空痛属于
A. 气血精髓亏虚
B. 气血运行不畅
C. 脾胃湿热
D. 肝阳上亢
E. 气滞血瘀
1.正确答案 :B
解析:清暑益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应用
本方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以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合西瓜翠衣清热解暑,共为君药。荷梗可以解暑清热,又可理气宽胸;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其功专于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泻火;竹叶清热除烦,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
清暑益气汤与竹叶石膏汤皆可治暑热耗伤气津之证,症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脉虚数等。但竹叶石膏汤以石膏与麦冬为主,功善清热泻火养阴,辅以人参、半夏调和脾胃,重在清解余热,兼以益气生津和胃。清暑益气汤以西洋参、石斛、麦冬为主,功善益气养阴,重在益气养阴生津。
2.正确答案 :E
3.正确答案 :B
解析: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二)扶阳固脱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泻、痰饮等。
(三)消瘀散结 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
(四)防病保健 艾灸有防病保健作用,今人称之为“保健灸”,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4.正确答案 :E
5.正确答案 :C
6.正确答案 :B
解析:神门 输穴;原穴
定位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 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7.正确答案 :C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补益脾肾,化痰熄风。以督脉、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1)四神聪 曲池 外关 足三里 阳陵泉 丰隆
(2)百会 本神 风池 合谷 三阴交 太冲
配穴 风阳内动加大椎、风府;髓海不足加肾俞、太溪;气血亏虚加气海、公孙;痰热动风加中脘、阴陵泉;颤抖甚加后溪、三间、大椎;僵直甚加大包、期门(均灸)、大椎(刺血);汗多加肺俞、脾俞、气海;口干舌麻加廉泉、承浆。
操作 两组主穴交替使用。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30次为1疗程。头部穴针刺后可加用电针,选用疏波,通电20~30分钟。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根据病情施用补泻。僵直甚加灸大包、期门,每穴灸10分钟。或用三棱针刺大椎出血,再加拔火罐,使之出血,1周或2周刺血1次。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顶中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将2寸毫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快速行针,使局部有热感,或加用电针,留针40分钟。
(2)耳针法 皮质下、脑点、神门、枕、颈、肘、腕、指、膝、肝、脾、肾、心。每次选用3~5穴,毫针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8.正确答案 :D
解析:相反: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
9.正确答案 :B
解析:通里 络穴
定位 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 ①心悸、怔忡等心病;②舌强不语,暴喑;③腕臂痛。
操作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10.正确答案 :A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ygp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