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2025/04/27
  • PC/手机/网页

正高考试宝典2024康复正高医学职称考试模拟题(Y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9-10   [手机版]    

正高考试宝典2024康复正高医学职称考试模拟题(Y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考试宝典2024康复正高医学职称考试模拟题(Y4),更多康复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针刺背俞穴时常选用的体位是( )

A. 仰卧位
B. 侧卧位
C. 俯卧位
D. 仰靠坐位
E. 俯伏坐位


2. [多选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致的后遗症

A. 智力发育迟缓
B. 听力障碍
C. 眼球运动障碍
D. 手足徐动症
E. 共济失调


3. [单选题]川芎茶调散中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物是( )

A. 川芎
B. 羌活
C. 细辛
D. 白芷
E. 防风


4. [多选题]半月板损伤可有 ( )

A. 关节交锁现象
B. 关节间隙压痛
C. 抽屉试验阳性
D. 回旋挤压试验阳性
E. 膝关节过屈试验阳性


5. [多选题]心悸病证中常见脉象有( )

A. 细数脉
B. 弱脉
C. 结代脉
D. 涩脉
E. 沉脉


6. [单选题]下列耳穴中,位于三角窝的是( )

A. 眼
B. 神门
C. 耳尖
D. 胃
E. 降压沟


7. [多选题]脊髓损伤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 ( )

A. 住院期间完成“替代护理”到“自我护理”的过渡
B. 心理护理贯穿始终
C. 出院后不需要再继续康复锻炼和护理
D. 加强二便的管理教育
E. 制定出一个长远的康复训练护理计划


8. [多选题]黄连解毒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水牛角
B. 黄芩
C. 黄连
D. 黄柏
E. 栀子


9. [单选题]"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

A. 阴中求阳
B. 阳病治阴
C. 寒因寒用
D. 寒者热之
E. 热者寒之


10. [多选题]骨折晚期并发症有

A. 关节僵硬
B. 畸形愈合
C. 损伤性骨化
D. 缺血性骨坏死
E. 创伤性关节炎


11. [多选题]排便训练的方法 ( )

A. 排便时间与患者以往的习惯相符,应尽量在卧位进行
B. 排便频度以每日一次为宜
C. 便前15分钟可喝一杯热开水引起胃结肠反射
D. 可用戴手套的手指插入肛门内轻柔地旋转15~30s
E. 便前可进行腹部环形按摩


12. [多选题]麻黄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桂枝
B. 荆芥
C. 麻黄
D. 杏仁
E. 甘草


13. [多选题]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适用于

A. 周围神经疾病
B. 神经症
C. 慢性炎症
D. 瘢痕
E. 关节炎


14. [单选题]思虑过度对气机的影响是( )

A. 气乱
B. 气陷
C. 气上
D. 气结
E. 气收


15. [单选题]阴虚发热的临床主要表现为( )

A. 恶寒发热
B. 骨蒸潮热,五心烦热
C. 生气后发热
D. 劳累后发热
E. 面部烘热


16. [单选题]归脾汤所治心悸失眠的主证是( )

A. 心阴不足,心火亢盛
B. 肾阴不足,虚火旺盛
C. 肝血不足,虚烦不眠
D.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E. 痰湿中阻,清阳不升


17. [多选题]针灸处方原则有哪些

A. 近部取穴、远部取穴
B. 远近配穴法、前后配穴法
C. 上下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18. [单选题]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症状的是( )

A. 摄食不足
B. 饮食不洁
C. 暴饮暴食
D. 饮食偏寒偏热
E. 饮食五味偏嗜


19. [单选题]濡脉的脉象表现为( )

A. 脉来无力
B. 脉来虚浮
C. 脉来细软
D. 脉来沉细
E. 脉来浮而细软


20. [单选题]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 )

A. 心、肝、肾经
B. 胆、胃、三焦经
C. 心、肺、心包经
D. 心、胆、小肠经
E. 肺、脾、胆经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yjyrr9.html
  • 下一篇:康复学正高职称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Y4) 治疗痰饮的主方是( )可使肌张力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暂时降低,从而缓解痉挛的物理因子治疗有 ( )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 )康复评定组包括哪些成员 ( )当归补血汤的药物组成是( )胸痹的主要辨证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