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精神病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模拟系统(AJ0),更多精神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诊断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首先应考虑的是
A. 意识障碍
B. 有恐怖性错觉和幻觉
C. 起病急剧
D. 有躯体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E. 有精神因素
2. [单选题]行为学家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别人而非亲身经历的强化称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替代性强化
D. 区分强化
E. 自我强化
3. [单选题]寒邪伤人,出现脘腹冷痛、呕吐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性凝滞,气血流行不利
B.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C. 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
D. 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E. 寒性黏滞,气机不畅
4. [单选题]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是
A. 有相应躯体疾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阳性发现
B. 与原发病的病情在程度上常有平行关系
C. 急性期大都意识清晰
D. 精神症状在病程中多固定不变
E. 预后一般不可逆
5. [单选题]在神经症性障碍的诊断中,应该最先排除的疾病是
A. 器质性精神障碍
B. 心境障碍
C. 精神病性障碍
D. 焦虑障碍
E. 应激相关障碍
6. [单选题]男性,32岁,静脉使用毒品,入院接受戒毒治疗期间,在一位亲密朋友探视之后,他出现昏迷,并有针尖样瞳孔,紧急处理措施是立即使用
A. 纳洛酮
B. 纳曲酮
C. 美沙酮
D. 丁丙诺非
E. 阿托品
7. [单选题]治疗胸中血瘀证的主方是( )
A. 血府逐瘀汤
B. 瓜蒌薤白白酒汤
C. 理中丸
D. 四君子汤
E. 二陈汤
8. [单选题]CCMD-3中关于神经性贪食的诊断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周至少2次,持续3个月
B. 每周至少3次,持续2个月
C. 每周至少1次,持续3个月
D. 每周至少2次,持续2个月
E. 没有明确规定
9. [单选题]患者,男,34岁。2个月前开始失眠,怀疑单位人害他。近1周,恐惧、紧张,感觉到处有警车跟踪自己,认为母亲已经被害。到处躲藏,甚至割腕自杀。家属将其送入医院。患者否认有精神病,但在病房安静、合作。以下哪项是医护人员不需要做的
A. 告知病人病情
B. 告知病人治疗方案
C. 告知家属病人病情
D. 告知家属病人的治疗方案
E. 约束隔离病人
10.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
A. 肾性脑病
B.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
C. 脑炎所致的精神障碍
D. 痢疾所致的精神障碍
E. 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
11. [单选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下哪项不对
A. 尊重患者的人格,平等待人,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近患者
B. 容忍患者的各种病态行为所带来的烦忧,不表示厌恶、鄙视
C. 以商量的口气表达医师的态度,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
D. 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E. 坚决避免其他不良目的和意图
12. [单选题]在CCMD-3中,诊断痴呆的病程标准为
A. 至少6个月
B. 至少3个月
C. 至少12个月
D. 至少2年
E. 至少1个月
13. [多选题]菊花的功效是( )
A. 解毒
B. 透疹
C. 明目
D. 利咽
E. 疏风清热
14. [多选题]"奇经"异于"正经"之处是( )
A. 不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B. 分布没有正经规则
C. 与脏腑不直接络属
D. 相互间无表里关系
E. 人之气血并非常行奇经
15. [单选题]有关心境障碍的病程,描述最准确的是
A. 多数躁狂发作患者终生仅发作一次,平均自然病程约为3个月
B. 多数躁狂发作患者终生可反复发作,平均自然病程约为6个月
C. 多数单相抑郁发作患者终生仅发作一次,平均自然病程为6~8个月
D. 多数单相抑郁发作患者终生可反复发作,平均自然病程为6~8个月
E. 躁狂与抑郁常交替发作,如不经治疗,病情会持久恶化,不会自然恢复
16. [多选题]下列关于改良电痉挛治疗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拒食、违拗是改良电痉挛治疗的适应证
B. 电痉挛治疗同时不能合并药物治疗
C. 改良电痉挛治疗前6h禁食
D. 癫痫是改良电痉挛治疗的禁忌证
E. 较传统电痉挛,改良治疗中通电时间可以较长,达5~8s
17. [单选题]严重抑郁病人中最终自杀的比例是
A. 小于1%
B. 大约2%
C. 大约15%
D. 大约30%
E. 大约60%
18. [多选题]以下哪些属于知觉障碍
A. 非言语性幻听
B. 感觉倒错
C. 视物变形症
D. 内感性不适
E. 错觉
19. [单选题]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为( )
A. 热毒炽盛
B. 外伤
C. 心血瘀阻
D. 肝郁血瘀
E. 阴寒内盛
20. [单选题]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区别在于
A. 强迫症状的刻板性和重复性
B. 强迫症状的多变和泛化性
C. 强迫症状内容的荒谬性
D. 强迫症状的“属我”性
E. 强迫症状出现的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