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高级职称题库练习(B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25   [手机版]    

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高级职称题库练习(B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高级职称题库练习(B5),更多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升浮药物的作用有

A. 升阳发表
B. 消导积滞
C. 温里散寒
D. 涌吐
E. 开窍


2. [多选题]根据原文,白通加猪胆汁汤证中应有( )

A. 渴
B. 干呕
C. 烦
D. 厥逆无脉
E. 腹痛


3. [多选题]属于发病类型的是

A. 徐发
B. 感邪即发
C. 伏而后发
D. 继发
E. 复发


4. [多选题]薄荷的功效是

A. 疏散风热
B. 清利头目
C. 疏肝行气
D. 清肺润燥
E. 利咽透疹


5. [多选题]桂枝除用于风寒感冒外,还可用于

A. 寒凝血滞诸痛
B. 痰饮、蓄水证
C. 心悸
D. 脾胃气滞胃寒呕吐
E. 风寒咳嗽


6. [多选题]下列药物中有补阴作用的药物是

A. 麦门冬
B. 天门冬
C. 石斛
D. 百合
E. 枸杞子


7. [多选题]白芍的适应证是

A. 肝血虚或血虚有热之月经不调,崩漏
B. 血虚肝郁之胁肋疼痛、阴血虚之手足挛痛
C. 脾虚肝旺之腹痛泄泻
D. 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E. 营卫不和,表虚自汗


8. [多选题]炙甘草汤的配伍特点有( )

A. 方中重用甘草补中益气以复脉之本
B. 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养心阴,补心血
C. 桂枝、生姜宣阳化阴
D. 加酒以振奋阳气,活血通脉
E. 桂枝甘草相合辛甘化阳,以通心阳


9. [多选题]消化饮食物主要依赖的脏腑是

A. 心
B. 肺
C. 胃
D. 脾
E. 肾


10. [多选题]有关外耳生理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 )

A. 收集声波、声源定向
B. 外耳道有一定的增压作用
C. 在外耳道共振频率增压作用达到10~12dB
D. 引流作用
E. 对中、内耳具有保护作用


11. [多选题]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的药物是

A. 淫羊藿
B. 巴戟天
C. 桑寄生
D. 狗脊
E. 杜仲


12. [多选题]《金匮要略》论述妇人杂病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A. 虚
B. 实
C. 结气
D. 血瘀
E. 积冷


13. [多选题]中耳增压的主要机制不包括 ( )

A. 鼓膜有效振动面积是镫骨底板面积的17倍
B. 锥形鼓膜弧度的增压作用
C. 听骨链的杠杆作用
D. 镫骨肌收缩的增压作用
E. 咽鼓管的扩音作用


14. [多选题]据《素问·咳论》内容,下列哪些脏腑是咳证的辨治重点?( )

A. 心
B. 小肠
C. 肺
D. 大肠
E. 胃


15. [多选题]吴茱萸汤证的病机包括( )

A. 寒热错杂、升降失司
B. 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C. 胃中虚寒,寒浊上逆
D. 脾虚湿盛,寒湿困脾
E. 中阳虚衰,寒浊中阻


16. [多选题]僵蚕治痰核、瘰疬是取其什么功效

A. 息风止痉
B. 祛风止痛
C. 化痰
D. 通络止痛
E. 软坚散结


17. [多选题]下面对五脏的正确描述是

A. 藏精气而不泻
B. 满而不能实
C. 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D. 水谷虚实更替
E. 其气象天


18. [多选题]下列哪些条文描述的是相似症状( )

A. 诸风掉眩
B. 诸湿肿满
C. 诸痿喘呕
D. 诸胀腹大
E.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


19. [多选题]关于中鼻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属于筛骨的一部分
B. 为筛窦内侧壁的标志,可分为前、后2部分
C. 前为蝶腭孔
D. 后有鼻堤
E. 为手术重要的结构


20. [多选题]利水渗湿药中,能下乳的药物是

A. 关木通
B. 通草
C. 冬葵子
D. 漏芦
E. 石韦、灯心草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ykymnq.html
  • 下一篇:2024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高级职称专业考试试题(B5) 下列属于胃功能失调的是下列哪些方可用于治疗胎动不安(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有具咸味的药物是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的药物有表里同病的治则,与其何种功效有关鹿茸的功效是半夏泻心汤主治(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