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肛肠医学高级职称(正高)专项训练考试试题(L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02   [手机版]    

中医肛肠医学高级职称(正高)专项训练考试试题(L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肛肠医学高级职称(正高)专项训练考试试题(L3),更多中医肛肠(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可治疗阴虚盗汗的药有

A. 白芍
B. 白术
C. 酸枣仁
D. 五味子
E. 地骨皮


2.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 上焦阳虚
B. 中焦寒饮
C. 下焦阴邪偏盛
D. 阳微阴弦
E. 经脉痹阻


3. [多选题]暑温邪在气分阶段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为( )

A. 首用辛凉
B. 继用苦寒
C. 再用酸泄酸敛
D. 后期益气养阴,清泄余热
E. 继用甘寒


4. [单选题]身热,神志昏愦,倦卧,汗多气短,脉细无力,首选方是

A. 菖蒲郁金汤合生脉散
B. 苏合香丸合生脉散
C. 青蒿鳖甲汤合生脉散
D. 大定风珠
E. 安宫牛黄丸合生脉散


5. [多选题]《素问·热论》所言病在“阳明”的表现有

A. 身热
B. 头项痛
C. 耳聋
D. 目疼而鼻干
E. 不得卧


6. [单选题]春温的诊断要点中,不妥当的是

A. 发生于春季
B. 初起即见里热证候
C. 初起皆兼卫表证
D. 易出现动风、闭窍、动血等危重症
E. 后期易伤肝肾之阴


7. [多选题]能治咳、又止呕的药有

A. 生姜
B. 白前
C. 半夏、旋覆花
D. 枇杷叶
E. 竹茹


8. [多选题]下列对太阴病所见脉象的解释,正确的有( )

A. 脉弱是脾胃虚损,湿阻气滞
B. 脉阳微阴涩而长是阴血不足,阳气衰微
C. 脉浮是太阴兼表
D. 脉浮而缓是伤寒病情涉及太阴
E. 脉迟是肾阳虚衰,内有寒邪


9. [单选题]风湿,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方用

A. 桂枝加附子汤
B. 桂枝附子汤
C. 桂枝去芍药汤
D. 防己黄芪汤
E. 甘草附子汤


10. [单选题]坏病的辨证论治原则可概括为

A. 先表后里
B. 先里后表
C. 表里同治
D. 阴阳自和必自愈
E.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1. [单选题]搜集仲景旧论,整编成册而为《伤寒论》的医家是

A. 孙思邈
B. 成无己
C. 朱肱
D. 王叔和
E. 林亿


12. [多选题]羚羊角的适应证是

A. 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风内动、惊痈抽搐
B.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C. 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
D. 血热吐衄,崩漏
E. 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


13. [单选题]阳明清法三证是

A. 阳明腑实证、脾约证和津枯便结证
B. 三承气汤证
C. 热郁胸隔证、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和阴虚水热互结证
D. 阳明热证、阳明腑实证和阳明蓄血证
E. 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14. [多选题]开窍药的使用注意是

A. 不可久服
B. 多入丸散
C. 主治神昏窍闭证
D. 神昏的脱证不可用
E. 窍闭神昏,用开窍药亦须进行药物配伍


15. [单选题]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论,决定人体生长壮老的是

A. 心气
B. 肝气
C. 脾气
D. 肾气
E. 肺气


16. [多选题]标志温病学理论已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 )

A. 《温疫论》
B. 《温热论》
C. 《湿热病篇》
D. 温病条辨
E. 温热经纬


17. [单选题]"清阳发腠理"之"清阳"是指

A. 肺气
B. 水谷精气
C. 胃气
D. 卫气
E. 清气


18. [单选题]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

A. 多实
B. 多虚
C. 多寒
D. 多热
E. 多毒


19.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的含义是

A. 脏藏而隐,象现而彰
B. 藏为主,象为副
C. 藏应于象,象应于藏
D. 藏主内,象主外
E. 以上都不是


20. [多选题]虚寒肺痿的症状是( )

A. 咳唾涎沫
B. 咳而胸满
C. 吐涎沫而不咳
D. 头眩不渴
E. 遗尿、小便数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yo1jeg.html
  • 下一篇:中医肛肠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2024历年考试真题下载(L3) 可用治蛲虫病的药物有下列哪几项七情配伍关系是可以临床应用的功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有旋覆花的功效是具有止呕功效的药物是十二经脉中直接起于本脏的经脉是患者感冒三天,或已发热,神失所养# 邪入少阴,阴寒内盛,阴寒内盛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