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考试模拟练习题(L0),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_正高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理想的室内质控应具备哪些条件
A. 基质与待测标本一致
B. 所含待测物浓度应接近医学决定水平
C. 稳定期长
D. 无传染性
E. 价廉
2. [多选题]对没有开展能力验证/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可以通过与下列哪些实验室进行比对的方式,以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接受性
A. 有业务交流的实验室
B. 已获认可的实验室
C. 使用相同检测方法的实验室
D. 使用配套系统的实验室
E. 对实验室无特殊要求,任何实验室都可以
3. [多选题]应用行×列表资料χ2检验应注意的问题有
A. 只要有理论频数小于5就不能应用
B. 多个样本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时,应进行两两比较
C. 当不满足行×列表资料χ2检验的应用条件时,增大样本例数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D. 当不满足行×列表资料χ2检验的应用条件时,删除该行或列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E. 当不满足行×列表资料χ2检验的应用条件时,将该行或列与邻行或列合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4. [多选题]以下情况中,可引起空腹血糖降低的是
A. 严重肝病
B. 巨人症
C. 糖尿病
D. 胰岛B细胞瘤
E. 应激状态
5. [多选题]珠蛋白合成异常的检验有( )
A. 异丙醇试验
B. 胎儿血红蛋白测定
C. HbH包涵体生成试验
D. 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E. 红细胞镰变试验
6. [多选题]Sanger法DNA测序技术中需具备的物质有
A. DNA模板
B. 测序引物
C. DNA聚合酶
D. DNA连接酶
E. dNTP
7. [多选题]原核生物界包括( )
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放线菌
D. 螺旋体
E. 真菌
8. [多选题]PCR扩增中可使用以下哪些聚合酶
A. Klenow酶
B. T4 DNA聚合酶
C. T7 RNA聚合酶
D. Taq DNA聚合酶
E. 反转录酶
9. [多选题]人体正常pH为7.35~7.45,主要依靠哪些因素调节维持动态平衡
A. 肺的呼吸
B. 肝脏代谢
C. 肾脏排泄
D. 体液缓冲系统调节
E. 激素调节
10. [多选题]免疫浊度分析中,常用于肾功能监测的项目有
A. 微量白蛋白
B. 转铁蛋白
C. IgG
D. IgM
E. LP(a)
11. [多选题]巢式PCR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采用外引物和内引物对模板进行两次PCR扩增
B. 灵敏度大大提高
C. 进行外引物扩增时循环次数应较多
D. 特异性高
E. 适于扩增模板含量较低的标本
12. [多选题]PCR引物设计的原则包括
A. 引物长度以18~25个核苷酸为宜
B. 5&039;端的第一、二个碱基影响Taq DNA聚合酶的延伸效率,与模板应严格配对
C. 3&039;端可加修饰成分,如酶切位点、生物素标记等,便于产物分析和克隆等
D. 通常位于基因组DNA的高度保守区,最好跨越两个外显子
E. GC含量以45%~55%为宜
13. [多选题]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可出现( )
A. 红细胞呈缗线状排列
B. 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升高
C. 血清蛋白电泳发现M蛋白
D. 可出现本周蛋白尿
E. 骨髓的异常浆细胞数量增加>10%
14. [多选题]以下哪些指标可用于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
A. ALT
B. AST
C. ALP
D. 总胆汁酸
E. GGT
15. [多选题]实验室应选择预期用途经过确认的检验程序,首选程序可以是
A.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程序
B. 公认/权威教科书中的程序
C. 经同行审议过的文章或杂志发表的程序
D. 国际公认标准或指南中的程序
E. 国家地区法规中的程序
16. [多选题]凡遇下列哪些情况应行骨髓检查( )
A. 不明原因发热,有恶病质
B. 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C. 血涂片中有幼稚细胞或可疑细胞
D. 血细胞原因不明减少或增多时
E. 血友病
17. [多选题]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的常用方法包括
A. 入噬菌体导入法
B. 氯化钙转化法
C. 脂质体法
D. 电穿孔法
E. 显微注射法
18. [多选题]以下哪些是影响杂交速率和杂化分子稳定性的因素 ( )
A. 核酸分子的碱基组成
B. 核酸分子是单链或双链
C. 核酸分子的浓度
D. 酸碱度
E. 杂交溶液中盐浓度
19. [多选题]均相测定法已被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脂专题委员会推荐为临床实验室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常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原理包括
A. PEG修饰酶法
B. 选择性抑制法
C. 抗体法
D. 过氧化物酶法
E. 表面活性剂法
20. [多选题]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形式不包括 ( )
A. 蛋白质亚基的聚合
B. 交叉聚合
C. 分子识别
D. 分子的自我装配
E. 多酶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