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内分泌副高2024冲刺密卷剖析(O2),更多内分泌(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一般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
A. 细菌
B. 病毒
C. 衣原体
D. 支原体
E. 以上都不是
2. [多选题]胰、胃肠均分泌的激素有
A. 胰泌素
B. 胃泌素
C. 胰酶素
D. 胰多肽
E. 胰岛素
3. [单选题]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属( )
A. 肾精久耗
B. 肾阳亏虚
C. 水饮内停
D. 血瘀日久
E. 寒湿带下
4. [单选题]功能性垂体瘤中哪一种垂体瘤最常见 ( )
A. ACTH的腺瘤
B. 催乳素瘤(PRL瘤)
C. 分泌TSH腺瘤
D. 分泌GH腺瘤
E. 分泌FSH腺瘤
5.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痿病常见病因的是( )
A. 湿热浸淫
B. 情志失调
C. 感受热毒
D. 饮食所伤
E. 房劳体虚
6. [多选题]在血证的治疗上,应注意( )
A. 止血不留瘀
B. 血证初起禁用大量凉血止血药
C. 夹有血块者,忌单纯使用止血药
D. 瘀阻出血慎用炭类止血药
E. 分证分型辨证论治
7. [单选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特点是 ( )
A. 毛细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
B. 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PAS染色阳性
C. 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血流速慢
D. 毛细血管的钙化通透性降低
E. 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受损
8. [单选题]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症状的是( )
A. 摄食不足
B. 饮食不洁
C. 暴饮暴食
D. 饮食偏寒偏热
E. 饮食五味偏嗜
9. [单选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CTH瘤常为微腺瘤,引起Cushing病
B. Cushing综合征以并发症就诊者,年龄较大,Cushing综合征易被忽略
C. Cushing综合征早期病例,以高血压为主,肥胖、向心性不够显著,全身情况好,尿游离皮质醇不高
D. 不依赖ACTH性双侧性肾上腺小结节性增生又叫Meador综合征
E. Cushing综合征高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
10. [单选题]患者40岁。1型糖尿病22年,平时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较稳定。两年来出现双下肢水肿,空腹血糖5-6mmol/L,尿蛋白(++~+++),Cr196umol/L。在饮食中蛋白含量应为
A. 每日1.0g/kg
B. 每日0.8-1.2g/kg
C. 每日1.0-1.2g/kg
D. 每日0.6g/kg
E. 每日0.2g/kg
11. [多选题]关于2型糖尿病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正确的是 ( )
A. 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
B. 胰岛素抵抗
C. 胰岛素分泌缺陷
D. 胰岛素抵抗早已存在,B细胞功能缺陷不能代偿时便会出现糖尿病
E. 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哪个是原发的改变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12. [单选题]关于糖尿病的诊断下列哪项正确
A. 尿糖检查一定阳性
B. 三多一少是诊断糖尿病必须具备的条件
C. 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
D. 全天任何时候血糖>10mmol/L,即可诊断
E. 所有病人都需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
13. [单选题]有关血脂异常患者饮食治疗的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 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以增加胆固醇的合成
B.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和LDL-C,因此可以大量摄入
C. 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应以谷类为主
D. 应较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
E. 可增加饮食中的抗氧化性维生素
14. [单选题]患者,男性,22岁,肥胖,皮肤痤疮,血压140/90mmHg,24小时尿17-羟为25mg,给予地塞米松0.5mg,每6小时一次,共2日,再测尿17-羟为6mg/24h。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肾上腺皮质增生
B. 肾上腺皮质腺瘤
C. 肾上腺皮质腺癌
D. 异位ACTH综合症
E. 单纯性肥胖
15. [单选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TRH兴奋试验的结果是 ( )
A. 呈正常反应
B. 呈过度反应
C. 呈近似正常反应
D. TSH几乎不受TRH兴奋
E. 反应低下
16. [多选题]"土"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A. 生化
B. 承载
C. 受纳
D. 温热
E. 润下
17. [单选题]血脂异常首先控制的指标为
A. LDL-C
B. TG
C. VLDL
D. TC
E. HDL-C
18. [单选题]郁证的形成与五脏关系最密切的有( )
A. 肝、肾、脾
B. 心、肝、脾
C. 心、肝、肾
D. 肺、肝、肾
E. 肺、脾、心
19.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重于湿证"的临床特点的是( )
A. 黄疸鲜明如橘子色
B. 黄疸晦黯如烟熏
C. 发热烦渴
D. 舌质淡苔白腻
E. 脉濡细
20. [单选题]功能性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疾病是
A. 泌乳素瘤
B. 生长激素瘤
C. 促甲状腺素瘤
D. 促性腺激素瘤
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