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关于药物在眼部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溶性药物易通过巩膜,水溶性药物易通过角膜
B. 滴眼剂的表面张力小,则药物不易透过角膜
C. 增加黏度可减少刺激性,但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D. 药物滴入眼睛后进入角膜的薄层中,并由此经前房到达虹膜
E. 当渗透压和pH不适时,药物易随泪液排出
2. [多选题]以下关于制剂采用增加溶解度方法错误的是
A. 阿司匹林赖氨酸盐注射液--前体药物
B. 醋酸去氢皮质酮注射液--应用潜溶剂
C. 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与环丙沙星注射液一样是成盐
D. 二巯基丙醇注射液--加增溶剂
E. 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注射液--引入亲水基团
3. [单选题]组成解表剂的主要药物是( )
A. 辛凉解表药
B. 辛散解表药
C. 辛温解表药
D. 祛风散湿药
E. 疏散风湿药
4. [多选题]《药品管理法》规定,对生产、销售假药者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包括
A. 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
B. 并处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C. 并处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
D. 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E.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5. [多选题]下列关于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麻醉药品注射剂型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不得由医务人员出诊带出
B. 为院外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精神药品患者开具的处方不得在急诊药房配药
C. 患者再次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原批号的空安瓿或者用过的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或者废贴数量
D. 医疗机构内各病区、手术室等调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应收回空安瓿,核对批号和数量,并作记录
E. 收回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空安瓿、废贴由专人负责计数、监督销毁,并作记录
6. [多选题]防止药物氧化的措施有
A. 驱氧
B. 制成液体制剂
C. 加入抗氧剂
D. 加入金属络合剂
E. 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
7. [多选题]属于但热不寒的有( )
A. 壮热
B. 身热不扬
C. 潮热
D. 骨蒸劳热
E. 五心烦热
8. [多选题]关于防止可溶性成分迁移正确的叙述是
A. 为了防止可溶性色素迁移产生“色斑”,最根本的防止办法是选用不溶性色素
B. 采用微波加热干燥时,可使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C. 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所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片剂的含量均匀度
D. 采用箱式干燥时,颗粒之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现象最明显
E. 采用流化(床)干燥法时,一般不会发生颗粒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有利于提高片剂的均匀度,但仍有可能出现色斑或花斑
9. [多选题]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是
A. 螺内酯
B. 甘露醇
C. 氨苯蝶啶
D. 阿米洛利
E. 呋塞米
10. [单选题]下述选项中,与疠气流行较不密切的是( )
A. 气候反常
B. 环境因素
C. 预防措施不当
D. 社会因素
E. 精神因素
1.正确答案 :DE
解析:眼用药物的吸收途径有角膜和结合膜两条途径。角膜途径为角膜一前房一虹膜。结合膜途径为结合膜一巩膜一眼球后部。影响吸收的因素有:①pH与pKa:两相都能溶解的药物较易透过角膜。完全解离或完全不解离的药物不能透过完整的角膜。所以A错误。②药物的pKa也影响到溶液中游离型药物与分子型药物的比例。分子型药物易吸收。③刺激性大,血管和淋、巴管扩张,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④表面张力越小,越有利于药物与角膜的接触,使药物容易渗入。⑤增加黏度可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2.正确答案 :CD
解析:阿司匹林赖氨酸盐为阿司匹林和赖氨酸的复盐,在体内可分解成赖氨酸和阿司匹林。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水溶性的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在二巯基丙醇油注射液中作为助溶剂,且能够增加二巯基丙醇的稳定性。苯甲酸钠咖啡因,是由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以近似1:1的比例配成的,苯甲酸钠起助溶作用以帮助人体吸收。环丙沙星注射液为乳酸盐。醋酸去氢皮质酮注射液是以水一丙二醇(潜溶剂)为溶剂制备的。
3.正确答案 :B
4.正确答案 :ABDE
解析:《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正确答案 :BCDE
解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为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麻醉药品注射剂型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者由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医疗机构应当为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精神药品的患者建立随诊或者复诊制度,并将随诊或者复诊情况记入病历。为院外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精神药品患者开具的处方不得在急诊药房配药。第二十七条: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者贴剂的,再次调配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原批号的空安瓿或者用过的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或者废贴数量。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内各病区、手术室等调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应收回空安瓿,核对批号和数量,并作记录。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办理退库手续。第二十九条:收回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空安瓿、废贴由专人负责计数、监督销毁,并作记录。
6.正确答案 :ACDE
解析:防止药物氧化的措施:避光(光能激发一些氧化反应);加入抗氧化剂;加入络合剂;生产过程中除氧(如注射用水、安瓿灌注时候通氮气,采用真空包装等)。
7.正确答案 :ABCDE
8.正确答案 :ABDE
解析:当片剂中含有可溶性色素时,迁移现象表现得最为直观,湿混时虽已将色素及其他成分混合均匀,但颗粒干燥后,大部分色素已迁移到颗粒的外表面,内部的颜色很淡,压成片剂后,片剂表面形成很多“色斑”。为了防止“色斑”出现,最根本的办法是选用不溶性色素。在通常的干燥方法中很难避免可溶性成分的迁移,而采用微波加热干燥时,由于颗粒内外受热均匀一致,可使这种迁移减少到最小的程度。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所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片剂上产生色斑或花斑,对片剂的含量均匀度影响不大,但是,发生在颗粒之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将大大影响片剂的含量均匀度,尤其是采用箱式干燥时,这种现象最为明显。当采用箱式干燥时,应经常翻动颗粒,以减少颗粒间的迁移,但这样做仍不能防止颗粒内部的迁移。采用流化(床)干燥法时由于湿颗粒各自处于流化运动状态,并不相互紧密接触,所以一般不会发生颗粒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有利于提高片剂的含量均匀度,但仍有可能出现色斑或花斑,因为颗粒内部的迁移仍是不可避免的。
9.正确答案 :BE
解析: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可应用速尿和甘露醇,一般在判定无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后试用速尿。速尿可扩张血管、降低肾小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并调节肾内血流分布,减轻肾小管和间质水肿。早期使用有预防急性肾衰的作用,减少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机会。甘露醇作为渗透性利尿药可应用于挤压伤病例的强迫性利尿,但对已确诊为少尿(无尿)患者停止使用甘露醇,以免血容量过多,诱发心力衰竭、肺水肿。
10.正确答案 :E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yzeqk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