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免疫(副高)全真考试试题(N4),更多临床免疫(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女性,54岁。1天前突发神志不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头颅CT示脑出血。1小时前出现呕血,量约50ml,查体;肝脾无肿大。引起呕血最可能的病因是
A. 胃癌
B. 急性胃黏膜病变
C. 消化性溃疡
D.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E.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
2. [单选题]男性,42岁,因腹痛来诊,超声示胆石症,该患腹痛的性质是
A. 烧灼样
B. 阵发性绞痛
C. 剑突下钻顶样痛
D. 隐痛
E. 胀痛
3. [单选题]B细胞不表达以下哪一种CD分子
A. CD19
B. CD40
C. CD79a/CD79b
D. CD80/CD86
E. CD154(CD40L)
4. [单选题]类癌最常见的部位是
A. 胃
B. 小肠
C. 十二指肠
D. 盲肠
E. 胆管
5. [单选题]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其切断位点位于( )。
A. CH3
B. H链铰链区二硫键近N端
C. CH1
D. CH2
E. H链铰链区二硫键近C端
6. [单选题]引起Arthus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
A. IgE抗体大量产生
B. 单个核细胞浸润引起的炎症
C. 肥大细胞脱颗粒
D. ADCC作用
E. 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补体活化
7. [单选题]电解质分析仪中需要设定程序的是
A. 监察分析仪稳定性
B. 调校自动定标频率
C. 操作者日常保养
D. 选择自动或手动定标方式
E. 自动分析检测
8. [单选题]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 抗原抗体结合牢固,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B.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仍可与其他抗原结合
C. 解离后抗体不能再与抗原结合
D. 解离后的抗体生物学活性改变
E. 解离后抗原的生物学活性不变
9. [单选题]患者,女性,30岁,主诉有渐进性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体检发现皮肤全青铜色,患消耗性疾病。实验室检查:血钠132mmol/L,血钾6.0mmol/L,血皮质醇(8:00am)42pg/L,24小时尿17-OHCS降低,血ACTH超过正常,ACTH兴奋试验不能使血浆皮质醇水平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
A. Cushing病
B. 尿崩症
C.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D. Addison病
E. 医源性ACTH综合征
10. [单选题]OCV需连续测定同一浓度同一批号质控物 ( )
A. 30批次以上
B. 25批次以上
C. 20批次以上
D. 20批次以下
E. 15批次以下
11. [多选题]IgG经胃蛋白酶水解所获得的裂解片段具有的特性 ( )
A. 将IgG于铰链区H链链间二硫键近N端侧切断
B. F(ab′)2具有双价抗体活性
C. Fc段被水解成更小的片段pFc′,失去其生物学活性
D. F(ab′)2段能与相应抗原结合,产生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
E. 可降低Ig分子的免疫原性
12. [单选题]下列哪项方法不属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A. 直接法
B. 夹心法
C. 间接法
D. 补体法
E. 捕获法
13. [单选题]下列属于T细胞增殖试验的观察判定方法是 ( )
A. 形态法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
B. 形态法和反向溶血空斑实验
C. 形态法和放射性核素法
D. 放射性核素法和反向溶血空斑实验
E. 反向溶血空斑实验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
14. [单选题]免疫球蛋白各组分的定量测定可采用哪些方法
A. 单向琼脂扩散法
B. 散射免疫比浊法
C. ELISA法
D. RIA法
E. 以上4种方法均可
15. [单选题]散射光信号的强弱与细胞的哪些特征相关
A. 表面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分子大小
B. 表面标记荧光素类型
C. 大小、形态、光学同性、胞内颗粒折射
D. 内部颗粒大小、密度
E. 细胞大小
16.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主要是由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类风湿关节炎
C. 干燥综合征
D. 硬皮病
E. 多发性硬化症
17. [单选题]下列FIC指标表示拮抗作用的是
A. <0.5
B. 0.5~1
C. <1
D. 1~2
E. >2
18. [单选题]可疑肉毒毒素中毒的患者,分离病原菌主要采集的标本是
A. 患者吃剩的食物
B. 伤口的渗出液
C. 患者的脑脊液
D. 患者的血液
E. 患者的粪便
19. [单选题]区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试验是
A. 血浆凝固酶试验和氧化酶试验
B. 胆汁溶菌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
C. 胆汁溶菌试验和蔗糖发酵试验
D. Optochin试验和氧化酶试验
E. 血浆凝固酶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
20. [单选题]抗体发挥负调节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
A. 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抗原量下降
B. 形成免疫复合物后激活补体溶解免疫细胞
C. 与BCR竞争撬原或引起受体交联
D. 通过ADCC效应介导NK细胞杀伤免疫活性细胞
E.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