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师资格考试宝典2024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系统(P1),更多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男,61岁。间断上腹疼痛3年,疼痛发作与情绪、饮食有关。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胃镜:胃窦皱襞平坦,黏膜粗糙无光泽,黏膜下血管透见。此病例考虑诊断为
A. 消化性溃疡
B. 急性胃炎
C. 慢性浅表性胃炎
D. 胃癌
E. 慢性萎缩性胃炎
2. [单选题]男,35岁。近1年来经常吸食“冰毒”。1个月前因工作差错被老板训斥,开始怀疑自己的一举一动被人监控,单位同事含沙射影暗示他将被老板谋害,曾数次报案请求公安局保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精神分裂症
B. 妄想性障碍
C.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D. 应激相关障碍
E.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
3. [单选题]女,32岁。间断腹泻,腹痛6年,月经期前加重,便后腹痛缓解。1年前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该患者不可能出现的症状特征是
A. 大便带黏液
B. 精神紧张时症状加重
C. 睡眠障碍
D. 夜间腹泻
E. 上腹饱胀
4. [单选题]对心肌梗死有特异性的是
A. LDH1
B. LDH2
C. LDH3
D. LDH4
E. LDH5
5. [单选题]患儿,10个月。出生后反复呼吸道感染,脉搏168次/分,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双肺闻及湿啰音。该患儿的诊断是
A. 室间隔缺损并急性支气管肺炎
B. 房间隔缺损合并急性支气管肺炎
C.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支气管肺炎
D. 法洛四联症合并支气管肺炎
E. 单纯性室间隔缺损
6. [单选题]下列关于类风湿因子(RF)与类风湿关节炎(RA)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高滴度RF阳性对诊断RA有意义
B. RF高滴度是RA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C. RF阳性可见于RA以外的其他疾病
D. 部分RA患者的血清RF阴性
E. RF阳性是诊断RA的必备条件
7. [单选题]女,45岁。性交后出血半年。妇科检查:宫颈Ⅰ度糜烂状。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低度鳞状上皮内变(LSIL)。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应首选的处理是
A. 宫颈冷刀锥切
B. 宫颈电热圈切除术
C. 阴道镜下活检
D. 宫颈管搔刮
E. HPV-DNA检测
8. [单选题]在下列文献中,关于人体实验的国际性著名文件是
A. 《希波克拉底誓言》
B. 《赫尔辛基宣言》
C. 《夏威夷宣言》
D. 《东京宣言》
E. 《国际宣言》
9. [单选题]肝硬化患者,1天前饱餐后感上腹不适,今大便3次,先为黄色软便,后为黑粪,查体:心率128次/分,肠鸣音亢进,体温37.4℃,BUN8mmol/L,继之不省人事,昏迷,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大量进食
B. 消化道出血
C. 电解质紊乱
D. 感染
E. 尿毒症
10. [单选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的关键环节是
A. 肺动脉分支血栓栓塞
B. 肺气肿
C. 肺动脉高压
D. 肺间质纤维化
E. 肺部缺氧
11. [单选题]不是女性生殖器官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
A. 髂外动脉
B. 卵巢动脉
C. 子宫动脉
D. 阴道动脉
E. 阴部内动脉
12. [单选题]医疗过程中,医生充当家长式角色的医患关系的模式属于
A. 权威模式
B. 共同参与模式
C. 军队管理模式
D. 听取建议模式
E. 以上无正确答案
13. [单选题]在家兔动脉血压试验中,暂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可使
A. 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
B. 颈动脉体受刺激减弱
C. 心迷走紧张增强
D. 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
E. 血压升高
14. [单选题]下面最容易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肿瘤是
A. 额、顶部肿瘤
B. 侧脑室肿瘤
C. 脑干肿瘤
D. 第三、第四脑室及导水管附近的肿瘤
E. 垂体区肿瘤
15. [单选题]阑尾残端安全处理的最好方法是
A. 结扎消毒
B. 单纯消毒
C. 单纯包埋
D. 结扎和包埋
E. 高锰酸钾烧灼
16. [单选题]下列疾病的预防以第一级预防为主要控制策略的是
A. 结肠直肠癌
B. 类风湿关节炎
C. 乳腺癌
D. 胰腺癌
E. 碘缺乏病
17. [单选题]血源性肺脓肿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 流感嗜血杆菌
B. 肺炎克雷伯杆菌
C. 肺炎链球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18. [单选题]女.27岁。有不洁性交史,查体:外阴有一硬结节状物。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阳性,应选择的治疗措施是
A. 静脉滴注甲硝唑
B. 肌注青霉素
C. 口服多西环素
D. 口服阿莫西林
E. 口服红霉素
19. [单选题]肺循环血量增多,并伴左心房、左心室血量增多的先天性心脏病应是
A. 原发性房间隔缺损
B. 继发性房间隔缺损
C. 动脉导管未闭
D. 室间隔缺损
E. 法洛四联症
20. [单选题]下列骨折类型预后最差的是
A. 头下型
B. 基底型
C. 经颈型
D. 粗隆间
E. 粗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