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白细胞正常或减少的传染病有 ( )
A. 伤寒
B. 霍乱
C. 病毒性肝炎
D. 疟疾
E. 乙脑
2. [多选题]符合肝硬化时,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为 ( )
A. 蜘蛛痣
B. 海蛇头
C. 肝细胞性黄疸
D. 男性乳房发育
E. 出血倾向
3. [单选题]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4. [多选题]与胃溃疡发病有关的主要因素有
A. 壁细胞总数为正常的两倍
B. 胃黏膜屏障破坏,氢离子回渗
C. 迷走神经兴奋使胃酸分泌过多
D. 十二指肠液返流
E. 壁细胞总体减少
5. [多选题]可出现甲胎蛋白增高的是
A. 急性肝炎
B. 妊娠妇女
C. 慢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
D. 生殖腺胚胎癌
E. 转移性肝细胞癌
6. [多选题]肠结核溃疡的肉眼形态是
A. 椭圆形,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B. 早期可呈多发阿弗他溃疡
C. 不规则的地图状
D. 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
E. 火山喷口状
7. [多选题]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疾病是
A. Gilbert综合征
B. Crigler-Najiar综合征
C. Roter综合征
D. Dubin-Johnson综合征
E.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8. [多选题]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可有
A. 胰腺脓肿
B. C-反应蛋白常>150mg/L
C. 肝前区域性门静脉高压
D. 肠麻痹及腹膜炎
E. 休克
9. [多选题]有关球后溃疡,下列正确的是
A. 发生率很高
B. 内科疗效差
C. 夜间疼痛较突出
D. 指发生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的溃疡
E. 易发生大出血
10. [单选题]下列有关骨度分寸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臀横纹至腘横纹的距离是14寸
B. 膝中至内踝尖的距离是13寸
C. 两乳突之间的距离是9寸
D. 肘横纹至腕横纹的距离是12寸
E. 胸剑联合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是13寸
11. [多选题]属于心阴虚和肝阴虚共证的有( )
A. 潮热盗汗
B. 口干
C. 脉弦细数
D. 舌红少津
E. 头晕耳鸣
12. [多选题]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改变包括
A. 大量新生肉芽组织增生
B. 炎性息肉
C. 非干酪样肉芽肿
D. 腺体变形
E. 溃疡愈合而瘢痕形成
13. [多选题]痰饮的致病特点是( )
A. 阻滞气血运行
B. 影响津液代谢
C. 易扰乱神明
D.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E. 气机不畅
14. [单选题]眉心至后发际为( )
A. 18寸
B. 13寸
C. 14寸
D. 15寸
E. 12寸
15. [单选题]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6. [多选题]诊断前列腺癌时,可选择检测的肿瘤标志物
A. NSE
B. CEA
C. AFP
D. PSA
E. PAP
17. [多选题]肝硬化容易发生感染,常见 ( )
A. 败血症
B. 肺炎
C. 自发性腹膜炎
D. 胆囊、胆道炎
E. 脑膜炎
18. [单选题]温经汤主要适用于( )
A. 寒滞冲任型月经后期
B. 阳虚寒凝型月经后期
C. 肾精亏虚型月经后期
D. 肝郁气滞型月经后期
E. 痰湿阻滞型月经后期
19. [多选题]现病史包括 ( )
A. 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B. 主要症状特点及病情发展与演变
C. 病因与诱因及伴随症状
D. 诊治经过
E. 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变化
20. [多选题]以下选项中,痈的临床特点有( )
A. 起病缓慢
B. 易肿
C. 易脓
D. 易溃
E. 易敛
1.正确答案 :ACD
解析:白细胞正常或减少的传染病有伤寒、病毒性肝炎、疟疾。故选:ACD。
2.正确答案 :ACDE
解析: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乏力、体重下降,面色晦暗(肝病面容),舌质红、光剥(肝舌),可有黄疸、下肢水肿等。(2)消化系症状: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等。(3)出血和贫血:可有牙龈、皮肤、胃肠出血等。(4)内分泌系统紊乱:主要有雌激素增加和雄激素减少,有时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减少。在男性病人表现为性欲减退、睾丸萎缩、男乳女化,女性有月经失调等。病人有肝掌、上腔静脉引流区域出现蜘蛛痣和(或)毛细血管扩张以及在面部、上肢和黏膜处出现色素沉着。肝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活作用减弱,导致钠、水潴留。肝硬化时可并发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故选:ACDE。
3.正确答案 :C
4.正确答案 :BCD
解析:主要与胃溃疡发病有关的因素:胃粘膜屏障;氢离子回渗和十二指肠反流;胃泌素和胃窦部潴留;胃炎。故BCD正确。
5.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⑴肝癌是常见的造成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之一,一般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μg/L,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⑵妊娠妇女和新生儿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⑶甲胎蛋白偏高可能与非恶性疾病如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肝硬化,转移性肝细胞癌,先天性胆管闭塞,畸形胎儿等甲胎蛋白可出现升高,但是起升高的幅度比较小,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⑷甲胎蛋白偏高可能与生殖细胞肿瘤有关 ⑸病毒性肝炎患上慢性肝炎的患者在活动期的时候,甲胎蛋白会轻度或者是中度升高
6.正确答案 :BD
解析:肠结核性溃疡,典型病变为带状,其长轴与肠之长轴垂直,即呈环形,是由于结核菌沿环行淋巴管播散的结果。结核杆苗侵入肠壁后,首先肠壁集合淋巴组织,有充血、水肿及渗出等病变,进一步发生干酪样坏死,随后形成溃疡并向周围扩展。溃疡边缘不规则。深浅不一,有时可深达肌层或浆膜层,甚至累及周围腹膜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溃疡型肠结核常与肠外组织粘连,因此肠穿孔发生率低。肠结核的溃疡可随肠壁淋巴管扩展。多呈环状。在修复过程中,固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瘫痪形成,易导致扬腔环形狭窄。此外,溃疡部位的血管有闭塞性内膜炎,所以溃疡型肠结核很少引起大出血。
7.正确答案 :AE
解析:1.Gilbert综合征:发生黄疸的机制是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障碍(轻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家族性黄疸)及肝细胞微粒体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所致。本病特征为除黄疸外,其他肝功能试验正常,血清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一般无需治疗,这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单纯间接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之一。2.Crigler-Najjar综合征:发生黄疸的原因是肝细胞微粒体内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使非结合胆红素不能转化为结合胆红素。本综合征可分为重型或轻型,前者因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很高,与脑组织中脂肪组织有极强的亲和力,故易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多见于新生儿,其预后极差。3.Rotor综合征:发生黄疸的原因是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以及结合胆红素向毛细胆管排泌均有部分障碍所致。本病特征为血清非结合与结合胆红素都增高,故C错误。4.Dubin-Johnson综合征:引起黄疸的原因是非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后,结合胆红素的转运及向毛细胆管排泌功能发生障碍。本病特征为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预后良好。故D错误。5.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黄疸一般为轻度,没有皮肤瘙痒,但有原发病的表现。故E正确。
8.正确答案 :BDE
解析:1.腹胀 腹胀的程度通常也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腹胀的原因主要是由胰腺炎大量渗出和腹腔炎性反应造成肠麻痹所致,严重时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肠梗阻的程度也反映胰腺炎的严重程度。2.低血压和休克 如病人出现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则病人已出现休克。3.发热 如病人出现寒战、高热,提示合并感染和胰腺脓肿。CRP升高。故BDE正确。
9.正确答案 :BCE
解析:1.球后溃疡具有球部溃疡症状,但疼痛更剧,可向右肩放射,更易出现出血、穿孔,由于部位较下,器械检查更易漏诊。球后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以症状重,并发症多,内科治疗效果差和术前确诊较为困难为其特点。2.溃疡位置,以十二指肠上曲部内侧壁为多见,乳头以下罕见。患者发病年龄均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为高。故D错误。
10.正确答案 :D
11.正确答案 :ABD
12.正确答案 :ABDE
解析:肉眼所见:①炎症活动期:粘膜皱襞消失,呈剥脱状,粘膜充血、水肿,粘膜脆性增加易出血,粘膜炎性渗出物增多,血管走向不清,粘膜附有白色透明或黄色粘液,严重者,呈脓性状粘液,粘膜腐烂或有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浅溃疡形成。溃疡之间粘膜可因水肿、炎症形成假息肉。②炎症缓解静止期:粘膜苍白、粗糙有颗粒感,肠壁增厚,肠腔狭窄或缩短,有的因炎性增生,腺体增殖,而形成息肉改变。C为肠结核故错误,余正确。
13.正确答案 :ABCD
14.正确答案 :D
15.正确答案 :E
16.正确答案 :DE
解析:1)酸性磷酸酶(PAP)测定;2)骨髓酸性磷酸酶(BMAP)测定;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精浆蛋白(r-Sm)测定;故DE正确。
17.正确答案 :ABCD
18.正确答案 :A
19.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现病史包括询问内容和程序可按以下内容和程序询问:①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与演变④病情的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病状。诊治经过⑥诊治经过⑦病程中的一般情况。故选:ABCDE。
20.正确答案 :BCDE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zn0n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