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临床上最常用的拔罐方法是( )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05-06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上最常用的拔罐方法是(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疼痛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临床上最常用的拔罐方法是( )

A. 水罐
B. 抽气罐
C. 火罐
D. 竹罐
E. 陶瓷罐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 患者可以要求工作人员修改计费单上记录的临床诊断
B. 工作人员必须在30天内回应患者的修改要求,可拒绝或者予以修改
C. 若工作人员不同意患者的修改意见,则必须执行修改,但可以签署不同意字样在其旁边,并且通知保险公司
D. 由于工作人员不可以拒绝患者的请求,所以他必须在30天内修改诊断
E. 就算表格上提供的信息是错误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责任

正确答案 :A

解析:隐私法规允许患者提出修改自己的就诊记录的要求,包括账单支付记录。   当医疗服务人员认为原始信息(当前诊断)是正确的,则不一定必须为患者更改。事实上,根据支付合规的观点,医疗服务人员在原始信息准确且完整的情况下不应将其修改。   医疗服务人员需在60日内回应患者的修改要求,而在原始信息准确且完整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拒绝患者所提出的修改要求。


[单选题]外周神经病变通常具有()特征。

A. 不对称的感觉异常以及近端运动障碍
B. 近端的感觉缺失较远端为重
C. 大多数外周神经病变可分为脱髓鞘性病变、轴突性病变或者混合性病变
D. 单支外周神经病变是长期患有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外周神经病
E. 神经传导学仅仅测量小的无髓鞘纤维额神经传导,因此可能无法探及快传导纤维的病变

正确答案 :C

解析:对称性感觉损伤通常见于远端肢体,随着疾病的进展可逐渐发生于更近侧的肢体。外周性单支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初发表现。神经传导学仅测量传导速度最快的纤维,而直径较小的传导痛觉的纤维的病变则无法诊断。


[多选题]硬膜外腔吗啡注入时的并发症是

A. 呼吸抑制
B. 恶心、呕吐
C. 尿潴留
D. 耐药性
E. 成瘾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男,50岁,因行胃癌根治术后第二天频繁呃逆,行右侧膈神经阻滞治疗后30分钟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查体见右侧胸饱满,叩诊清音,呼吸音弱,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右膈神经麻痹
B. 膈神经阻滞并发气胸
C. 膈神经阻滞并发血胸
D. 膈神经阻滞并发喉返神经麻痹
E. 胃癌根治术中并发气胸

正确答案 :B

解析:气胸为膈神经阻滞常见的并发症,病人在行膈神经阻滞后出现上述症状,应是并发了气胸。


[单选题]男孩,8岁,左膝肿痛,急骤加重,活动剧痛,伴有高热。检查左膝关节明显红、肿、热及压痛。X线片示关节间隙增宽,其诊断首先应考虑是(  )。

A. 化脓性关节炎
B. 膝关节结核
C. 类风湿性膝关节炎
D. 风湿性关节炎
E. 痛风性关节炎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下面对术后镇痛常用给药途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口服:用于胃肠功能恢复后或非胃肠手术后镇痛,有阿片类如吗啡、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如西乐葆、复合制剂如泰勒宁
B. 直肠:主要有曲马朵、吲哚美辛、缓释吗啡;舌下: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循环,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主要药物有丁丙诺啡、二氢埃托啡
C. 肌内注射:主要药物为阿片类如吗啡、哌替啶、芬太尼、曲马朵
D. 局部浸润:可用于浅表或小切口手术如阑尾切除、疝修补术、膝关节镜检术等,主要药物为局麻药和(或)吗啡
E. 气管内、鼻腔内:可用局麻药做表面喷雾或涂覆来镇痛

正确答案 :E

解析:肌内注射本身可有疼痛,且注射后药物吸收波动大,需30~60分钟达到峰值,结果造成患者镇痛不完全,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仅作为补救镇痛,或用于只需单次给药就能缓解的疼痛如腹腔镜手术后、甲状腺手术后等。选项E不属于术后镇痛常用给药途径。


[单选题]在严重外伤的患者中,需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果使用区域疼痛控制技术,以下可协助监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的技术是()

A. 使用硬膜外区域阻滞麻醉技术,调整药物剂量使运动神经不被阻滞
B. 神经丛导管连续阻滞,使用高浓度麻醉药,以避免运动时偶然的疼痛
C. 周围神经置管连续阻滞,使用低剂量麻醉药
D. 连续静脉注射镇痛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C

解析:对于伴有严重创伤的外伤患者应使用多种技术进行疼痛管理,包括周围神经阻滞、硬膜外阵痛以及系统性阿片类药物治疗。辅助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以及NSAID类(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在骨外伤疼痛的补充镇痛方面尤其有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需求,从而减少可能的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臂丛或周围神经阻滞技术对于上肢严重外伤镇痛的效果极佳,而腰丛、坐骨神经或骨神经阻滞技术则对许多下肢外伤疼痛有效。神经丛置管、周围神经置管或硬膜外置管后可使用连续镇痛技术。虽然置管下使用低浓度局麻药(0.125%布比卡因或0.2%罗哌卡因)及阿片类药物进行连续镇痛可同时对骨筋膜室综合征进行监测,但由于其使得患者对疼痛的主观感受发生改变,因此对于严重外伤患者必须严密监测,以防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对于骨筋膜室综合征高危风险患者,间断暂停连续区域镇痛输注可提高安全性。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zov2qg.html
  • 下一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黄疸的主要病机的是( ) 哪种镇痛作用最强?(  )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机制不包括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射频治疗第1支后患者要常规应用抗病毒制剂和眼药水,是为了(  )。牵涉痛的可能机制是(  )。心悸病证中既是病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