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脊柱结核主要侵犯
A. 椎体
B. 横突
C. 棘突
D. 关节突
E. 椎弓
2. [单选题]脑疝最有效易行的处理原则为
A. 快速静脉输注脱水剂
B. 腰椎穿刺大量引流脑脊液
C. 急性控制性过度换气
D. 施行人工冬眠物理降温
E. 将病人置于高压氧舱内
3. [单选题]女,30岁。外阴不适,性交痛1个月,白带增多5天。妇科检查:宫颈后唇可见3个菜花状赘生物,分泌物黄白色。为确诊应进行的辅助检查是
A. 分泌物涂片镜下检查
B. 赘生物活组织检查
C. 阴道分泌物培养
D. 液基细胞学检查
E. 引导镜碘染色检查
4. [单选题]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常继发于
A. 肛裂
B. 肛瘘
C. 嵌顿性内痔
D. 肛窦炎
E. 直肠息肉继发感染
5. [单选题]医师张某给一患者开具了处方,患者取药时,药剂师指出该处方不符合相关规定不予调配。其理由是
A. 该处方使用了药品通用名称
B. 该处方同时开具了中成药和西药
C. 该处方开具了5种药物
D. 该处方注明了5天有效期
E. 该处方开具了7天药物用量
6. [单选题]肺炎病原体最不常见的入侵途径是
A. 血行播散
B. 邻近部位蔓延
C. 定植菌误吸
D. 飞沫吸入
E. 淋巴道感染
7. [单选题]术中确诊腹股沟斜疝的依据是
A. 疝囊颈宽大
B. 疝囊颈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
C. 疝环位于腹股沟三角内
D. 疝囊在腹股沟管内侧端
E. 疝环位于股三角内
8. [单选题]关于抑癌基因的正确叙述是
A. 其产物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
B. 肿瘤细胞出现时才表达
C. 缺失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关的因子
D. 与癌基因的表达无关
E. 不存在于人类正常细胞
9. [单选题]重度脱水伴休克时,扩容治疗采用的液体张力是
A. 1/5张
B. 1/3张
C. 1/2张
D. 2/3张
E. 等张
10. [单选题]关于结核病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A. 机体在感染结核菌后,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
B. 结核的免疫主要是体液免疫
C. 结核变态反应属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机体的免疫反应可消灭结核杆菌
E. 机体的免疫反应也可导致宿主细胞和组织的破坏
1.正确答案 :A
解析:脊柱结核占全身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腰椎结核发生率最高,胸椎其次。故本题选A。
2.正确答案 :A
解析:脑疝是由于急剧的颅内压增高造成的。快速静脉输注脱水剂可有效降低颅内压。
3.正确答案 :B
4.正确答案 :D
解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anorectal abscess)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肛窦炎是主要因素
5.正确答案 :D
解析:《处方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药品。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除外。第十七条,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医师开具院内制剂处方时应当使用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医师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开具处方。第十八条,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第十九条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故D项错误。
6.正确答案 :E
解析:病原体可通过下列途径引起肺炎:①空气吸入;②血行传播;③邻近感染部位蔓延;④上呼吸道定植菌的吸入。故本题选E。
7.正确答案 :B
解析:腹股沟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腹横筋膜卵圆孔)突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皮下环),可进入阴囊中,占腹股沟疝的95%。
8.正确答案 :A
解析: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正常细胞中存在基因。在被激活情况下它们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但在一定情况下被抑制或丢失后可减弱甚至消除抑癌作用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它们对细胞的发育、生长和分化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9.正确答案 :E
解析:重度脱水应该先以2:1等张含钠液按20ml/kg的速度于30~60分钟内快速静脉输入,以扩充血容量迅速改善血液循环和肾功能。然后再补充三方面的液体疗法包括三方面的液体: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等渗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故本题选E。
10.正确答案 :B
解析: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即T细胞起主要作用。它在受到结核菌的抗原刺激后可转化为致敏的淋巴细胞。当再次与结核杆菌相遇时,致敏的淋巴细胞可很快分裂、增殖,并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如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集聚因子、移动抑制因子和激活因子等。这些因子可使巨噬细胞移向结核杆菌,并聚集于该处不再移动,这样就能把结核杆菌限制在局部不致扩散。同时还激活了巨噬细胞,使巨噬细胞体积增大,伪足形成活跃,溶酶体含量增加,细胞内pH下降等。这些改变有助于使吞入的细菌更易被水解、消化和杀灭。此外,激活后的T细胞还可释放其他淋巴因子,加强这一免疫反应,如结核杆菌的生长抑制因子能通过巨噬细胞特异性地抑制细胞内结核杆菌的繁殖而获得免疫。结核结节的形成就是上述各种反应的具体形态学表现。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zoy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