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为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发展,护士必须收集小儿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等方面资料,全面评估小儿的健康状况,找出其健康问题,并制定系统全面的、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这体现儿科护士的哪个角色
A. 护理活动执行者
B. 护理计划者
C. 健康协调者
D. 患者代言人
E. 健康教育者
2. [单选题]下列关于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B. 上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是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和机械阻拦
C. 下呼吸道终止于呼吸性细支气管
D. 气管于隆凸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E. 黏液-纤毛运载系统和咳嗽反射均为上呼吸道的重要防御机制
3. [单选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出生前的常见感染途径是
A. 脐部
B. 呼吸道
C. 消化道
D. 皮肤
E. 胎盘
4. [单选题]接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和手套的方法,下列哪一项步骤是错误的
A. 先脱手套,后脱手术衣
B. 手只能接触手套内面
C. 流水冲净滑石粉,并揩干
D. 酒精浸泡手、臂5分钟
E. 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
5. [单选题]主动脉瓣与肺动脉关闭时产生的振动音为
A. 第一心音
B. 第二心音
C. 第三心音
D. 第四心音
E. 杂音
6. [单选题]麻疹血清中可以查出抗体是
A. IgG
B. IgM
C. IgE
D. IgA
E. sIgA
7. [单选题]时间因素
A. 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对B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
B. 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
C. 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
D. 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
E. 健康教育项目使用问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8. [单选题]判断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 白细胞高低
B. 呼吸频率
C. 有无累及其它系统
D. 胸片显示程度
E. 感染菌群
9. [单选题]全麻时麻醉过深可能引起
A. 高血压
B. 低血压
C. 呼吸道梗阻
D. 头痛
E. 全脊髓麻醉
10. [单选题]阻断门-奇静脉间交通支反常血流的手术
A. 脾、肾静脉分流术
B. 门腔静脉分流术
C. 脾切除术
D.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E. 腹腔-静脉转流术
11. [单选题]下列微生物的种类和应选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A. 乙型肝炎病毒-中水平以上消毒法(含中水平)
B. 真菌孢子-高水平消毒法
C. 亲脂病毒-高水平消毒法
D. 螺旋体-低水平消毒法
E. 分枝杆菌-中水平消毒法
12.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和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
A. 病毒感染
B. 细菌感染
C. 支原体感染
D. 遗传因素
E. 衣原体感染
13. [单选题]儿科护士的主要角色
A. 护理者
B. 代言者
C. 教育者
D. 指导者
E. 协作者
14. [单选题]对"人类行为适应形式"中应激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应激是人类适应行为的基础
B. 应激多用于协调矛盾,解决冲突
C. 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D. 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E. 应激指个体改变自身行为以达到社会适应
15. [单选题]以下属于儿科护士素质要求的是
A. 思想道德素质
B. 科学文化素质
C. 专业素质
D. 身体、心理素质
E. 以上都是
16. [单选题]心功能Ⅰ级应
A. 没有限制
B. 卧床休息为主,允许慢慢下床排尿、排便
C. 充分休息,增加睡眠
D. 绝对卧床休息
E. 避免重体力劳动
17. [单选题]明确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依据是
A. 痰涂片检查
B. 痰细菌培养
C. HRCT检查
D. 多普勒检查
E. 支气管碘油造影
18. [单选题]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最常见原因是
A. 吸烟
B. 感染
C. 大气污染
D. 气温下降
E. 过敏
19. [单选题]关于肺炎克雷伯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革兰阳性杆菌
B. 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C. 是ICU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D. 极易在病人的泌尿道定植
E. 医护人员的手一般不是传播途径
20. [单选题]一小孩用笔在纸上画,边画边看,画出来像什么就说画的是什么,其思维特征是
A. 抽象思维
B. 逻辑思维
C. 知觉运动思维
D. 直觉运动思维
E. 具体形象思维
1.正确答案 :B
解析:护理计划者:为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发展,护士必须收集小儿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等方面资料,全面评估小儿的健康状况,找出其健康问题,并制定系统全面的、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E
解析: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上、下呼吸道的分界为环状软骨;上呼吸道主要由鼻、咽、喉构成,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化和机械阻拦作用;下呼吸道起自气管,终止于终末的呼吸性细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载系统和咳嗽反射均为下呼吸道的重要防御机制。
3.正确答案 :E
解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出生前感染主要途径是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或胎膜早破时阴道细菌上行感染,或病原体通过胎盘达胎儿血液循环致肺部感染。出生后感染主要由上呼吸道下行感染肺部或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引起肺部感染。
4.正确答案 :A
解析:手术完毕如需进行另一台手术时,必须更换手术衣及手套(E错)。术后洗净手套上血迹,先脱手术衣,后脱手套(A对)。手套对手套法脱下第一只手套:先用戴手套的手提取另一手的手套外面脱下手套,不使触及皮肤(B错)。无菌手术完毕,如果手套未破可不重新洗手,酒精浸泡手、臂5分钟再更换手术衣及手套,(D错)若前台手术为污染手术,需重新洗手,流水冲净滑石粉,并揩干(C错)。
5.正确答案 :B
解析:第一心音主要是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时振动产生,标志心室收缩开始,为浊音,音调较第二心音低钝,心尖部听诊最清楚。第二心音主要是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关闭时产生的振动音,标志心室舒张开始,音调较第一心音高而清脆,出现在心尖搏动之后,心底部听诊最清楚。第三心音主要是心室舒张早期血流自心房急流入心室使心室振动所产生。
6.正确答案 :B
解析:鼻咽分泌物、痰、尿沉渣涂片可见多核巨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麻疹IgM抗体,均有早期诊断麻疹价值。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麻疹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A
解析:1.时间因素又称历史因素。是指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如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颁布、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等。
2.测量者因素:在评价过程中,测试这本身的态度、工作人员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及目标人群的成熟型对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均有影响。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并按照测量者的希望进行表现。
3.回归因素是指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但在以后的测试中可能会恢复到原有的实际水平的现象。
4.选择因素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从而影响观察结果的正确性。但在评价中,可以通过随机化或配对选择的方法防止或减少选择偏倚对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影响。
8.正确答案 :C
解析:①轻症肺炎:主要是呼吸系统受累,其他系统无或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②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受累外,其他系统也受累且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所以判断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是有无累计其它系统。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 :B
解析:2.全部脊神经受阻滞称全脊髓麻醉,是硬膜外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患者在注药后几分钟内全部脊神经支配区痛觉消失、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意识模糊或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呼吸停止,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心搏骤停。
10.正确答案 :D
解析:1.断流术可以阻断门-奇静脉间的交通支反常血流,从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目前效果最好的手术方式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2.严重的脾大合并明显脾功能亢进多见于晚期血吸虫病,也见于脾静脉栓塞引起的左侧门静脉高压症,应做单纯脾切除术,用于消除脾功能亢进。
11.正确答案 :B
解析:受细菌芽胞、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及经血传播病原体(如乙型肝炎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受真菌、螺旋体、支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法;受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12.正确答案 :D
解析:反复、长期的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其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
13.正确答案 :A
解析:儿科护理人员主要充当直接护理者,患者的代言人,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直接护理者对患儿提供直接的护理是儿科护士的主要角色。
14.正确答案 :D
解析: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反射是人类适应行为的基础,调试多用于协调矛盾、解决冲突,顺应指个体改变自身行为以达到社会适应。
15.正确答案 :E
解析:儿科护士素质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及心理素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知识点进行考核】
16.正确答案 :E
解析:1.本组题目考查了心功能不全病人依据心功能对休息和活动的指导。心功能一级病人,照常活动,适当休息。
2.本组题目考查了心功能不全病人依据心功能对休息和活动的指导。心功能二级,可起床稍加活动,增加间歇休息时间。
3.本组题目考查了心功能不全病人依据心功能对休息和活动的指导。心功能三级病人,应休息为主,限制活动,允许下床排尿、排便。
17.正确答案 :C
解析:根据慢性咳嗽、反复咳脓痰、咯血病史和既往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等病史,HRCT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异常影像学改变,即可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
18.正确答案 :B
解析:反复、长期的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最常见的原因。
19.正确答案 :C
解析:1,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科,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粗短杆菌(A错)。2、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D错)3、健康人的呼吸道和肠道正常菌丛中、自然界水和谷物中均能分离到克雷伯氏菌(B错)。4、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D对)。5、医护人员、患者的手污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E错)。
20.正确答案 :D
解析:婴幼儿的思维为直觉行动思维,即思维与客观物体及行动分不开,不能脱离人物和行动来主动思考,如拿着玩具汽车边推边说“汽车来了”,如果将汽车拿走,活动则停止。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理活动的发展”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zx0j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