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高级职称2024历年真题(R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01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高级职称2024历年真题(R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高级职称2024历年真题(R3),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苦渴,小腹怕冷者,治宜

A. 五苓散
B. 猪苓汤
C. 苓桂术甘汤
D. 肾气丸
E. 栝蒌瞿麦丸


2. [单选题]据《素问·太阴阳明论》的内容,人体“下先受之”的邪气是

A. 风
B. 寒
C. 湿
D. 暑
E. 火


3. [单选题]据《素问·痿论》,肺热而致的痿证,可出现的症状是

A. 色白而毛败
B. 色赤而络脉溢
C. 色黄而肉蠕动
D. 色苍而爪枯
E. 以上均不是


4. [多选题]崩与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崩与漏可交替出现
B. 经崩必转为经漏
C. 久崩多虚,久漏多瘀
D. 久崩不止,气血大衰,可转为漏
E. 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


5. [单选题]《四气调神大论》逆冬季养生之道则“肾气独沉”,其意是

A. 肾不纳气
B. 肾虚下泄
C. 水火不济
D. 肾阳不足
E. 气虚身重


6. [多选题]阿胶黄芩汤的作用( )

A. 润肺
B. 清肠
C. 清热
D. 止血
E. 养胃


7. [多选题]大青龙汤证与小青龙汤证均可见到( )

A. 发热恶寒
B. 头痛
C. 无汗
D. 脉浮
E. 烦躁


8. [单选题]患者脘腹及两胁胀满疼痛,按之痛剧,且见郁郁微烦,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者,治宜

A. 大承气汤
B. 厚朴大黄汤
C. 大柴胡汤
D. 厚朴三物汤
E. 厚朴七物汤


9. [单选题]《金匮要略》所论虚劳病,是指

A. 慢性疾病
B. 慢性衰弱疾病
C. 肺痨病
D. 一切虚证的概括
E. 阳气亏虚


10. [单选题]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

A. 发热恶寒,尺中脉微者
B. 身痛无汗,尺中脉迟者
C. 平素易自汗或盗汗者
D. 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E. 久患淋病者


11. [单选题]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

A. 身黄渐退
B. 腹满减轻
C. 小便当利
D. 尿如皂角汁状
E. 身溅然汗出而解


12. [多选题]据《素问·咳论》所述,脾咳的症状有( )

A. 右胁下痛
B. 背痛
C. 肩痛
D. 咳吐涎沫
E. 活动受限


13. [多选题]心病在妇科临床上的病症,主要见于

A. 脏躁
B. 经行情志异常
C. 妊娠小便淋痛
D. 经断前后诸证
E. 产后小便不通


14. [多选题]佩兰性质平和而不温燥,常用于( )

A. 口中甜腻
B. 口臭
C. 多涎
D. 脾经湿热
E. 外感暑湿


15. [多选题]下面对六腑的正确描述是

A. 传化物而不藏
B. 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C. 实而不能满
D. 受五脏之浊气
E. 其气象地


16. [单选题]患者嗳气频作,上腹部痞满,按之紧硬而不痛,纳差,或见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滑,无下利。最恰当的方剂为

A. 生姜泻心汤
B. 甘草泻心汤
C. 旋覆代赭汤
D. 半夏泻心汤
E. 桂枝人参汤


17. [单选题]某男,70岁。两天前高热,面红,咳喘,舌红,苔黄,脉数。服阿司匹林后汗出如洗,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据此分析,其病机应为

A. 阳胜则热
B. 重热则寒
C. 阳胜则阴病
D. 热胜则肿
E. 热伤气


18. [多选题]胎儿宫内窘迫的抢救,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经产妇吸氧
B. 及时寻找窒息原因
C. 发生在第一产程经处理无效应剖宫产
D. 发生在第二产程即可等待自然分娩
E. 静脉注25%葡萄糖及维生素C


19. [单选题]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属下列何证

A. 真热假寒证
B. 真寒假热证
C. 表寒里热证
D. 寒热错杂证
E. 以上都不对


20. [多选题]太阳蓄水与蓄血证的鉴别要点是。

A. 有无少腹胀满
B. 小便利与不利
C. 大便色黑与否
D. 有无神志症状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zx2p7r.html
  • 下一篇:(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妇科医学正高考试模拟试题(R3) 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正确的有( )某男,关脉小细沉紧 按之痛,泄火解毒 淡渗利湿# 苦寒清热# 温肾以助气化# 辛开苦降#尿瘘或粪瘘# 产后出血# 胎儿窘迫# 产褥感染# 新生儿颅内出血#吴茱萸、桂枝、甘草# 当归、川芎、白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