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内科主治医师2024冲刺密卷解释(V7),更多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不属于心脏病患者应禁忌拔牙的情况为
A. 前壁心梗3个月
B. 充血性心力衰竭
C. 频发的室性早搏未治疗
D.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E. 不稳定的心绞痛
2. [单选题]碘酊用于口腔内消毒剂的浓度是
A. 2.5%
B. 2.0%
C. 1.5%
D. 1%
E. 0.5%
3. [单选题]一般认为根管治疗后可行核桩冠修复前需要观察的时间是
A. 不需观察,即刻修复
B. 根管治疗后第2天
C. 根管治疗后当天
D. 根管治疗后1个月
E. 根管治疗后1~2周
4. [单选题]牙种植术是指
A. 将人工预制成的非生物性假牙植入人体牙槽窝或牙槽骨内
B. 将患者自身的埋伏牙拔下易位移植
C. 将他人的牙移植于患者牙槽窝内
D. 将已完全脱位的牙再植于原来的牙槽窝内
E. 将患者自身的阻生牙拔下后行易位植入
5. [单选题]前磨牙釉质发育不全,其致病因素大约发生在
A. 出生后第1年
B. 出生后第2年
C. 出生后第3年
D. 出生后第4年
E. 出生后第5年
6. [单选题]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描述错误的是( )
A. 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血肿
B. 牙龈自发性出血
C. 血小板减少
D. 出血时间长
E. 凝血时间延长
7. [单选题]拔牙术前准备不包括
A. 详细询问病史
B. 患者全身情况是否有拔牙禁忌证
C. 必要时化验检查
D. 必要时药物过敏试验检查
E. 必要时进行牙髓活力检查
8. [单选题]关于开髓的理解,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 开髓洞口越大越好,器械易于进入根管
B. 髓洞口越小越好,保留更多的牙体组织
C. 薄壁弱尖只要没有腐质都要尽量保留
D. 开髓洞口一般以去除髓室顶后不妨碍器械进入根管为准
E. 开髓后没有必要将洞壁修整光滑
9.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窝洞抗力形的是
A. 盒状洞形
B. 阶梯结构
C. 一定洞深
D. 侧壁倒凹
E. 去除无机釉
10. [单选题]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为 ( )
A. 口腔粘膜反复出现散在的圆形或椭圆性溃疡
B. 牙龈、上腭等的口腔粘膜出现簇集的针头大小的透明水疱
C. 口腔粘膜出现白色凝乳状的斑点或斑块,不易擦掉
D. 皮肤及口腔粘膜出现丛集成簇的疱疹,并沿神经排列,不超过中线
E. 口腔粘膜、手掌、是底出现水疱、丘疹等病损
11. [单选题]上颌磨牙的主要功能尖是
A. 近中颊尖
B. 近中舌尖
C. 远中颊尖
D. 远中舌尖
E. 第五牙尖
12. [单选题]银汞合金充填后,与对颌牙接触时痛,如填充物检查未发现亮点,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 对颌牙有异种金属修复体
B. 有咬合高点
C. 深龋未垫底
D. 垫底材料选择不当
E. 洞底龋坏组织未去尽
13. [单选题]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病因最主要是
A. 异物
B. 外伤
C. 免疫缺陷
D. 脱水及逆行感染
E. 腮腺先天性结构异常
14. [单选题]我国饮用水标准含氟量是
A. 0.1ppm
B. 0.5ppm
C. 0.5~1.0ppm
D. 1.0~1.5ppm
E. 1.0ppm
15. [单选题]导致充填材料与洞壁界面间产生微渗漏的原因中不包括 ( )
A. 充填材料小于牙体组织的热膨胀系数
B. 充填材料体积收缩
C. 充填压力不够
D. 洞缘的垫底材料溶解
E. 备洞时未去除无基釉
16. [单选题]下颌弓指( )
A. 第一鳃弓
B. 第一鳃沟
C. 第二鳃弓
D. 第二鳃沟
E. 第三鳃弓
17. [单选题]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总量的多少是由腮腺和下颌下腺所分泌的
A. 50%
B. 60%
C. 70%
D. 80%
E. 90%
18. [单选题]关于牙周病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以循证医学原则分析,论证强度最大的证据是
A. 据Mattila等报道,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者,与同年龄、同性别的非冠心病者比较,前者的口腔情况显著差于后者
B. Offenbacher(1996)发现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妇女,牙周附着丧失程度大于分娩正常体重儿的产妇
C. 一些纵向研究表明严重牙周炎患者在2~4年的观察期内糖尿病的加重比无牙周炎者明显,发生肾和血管的并发病变者也多于龈炎或轻度牙周炎组
D. 2型糖尿病患者经彻底的牙周治疗后,牙周炎症明显好转,同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较未经牙周治疗者明显下降
E. 有报道称,拔除牙周病患牙后,肾炎得以痊愈
19. [单选题]关于下颌磨牙髓腔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3、4个根管
B. 近中颊舌径大于远中颊舌径
C. 通常近中根管比远中根管粗大
D. 颊舌径小于近远中径
E. 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
20. [单选题]舌弓指( )
A. 第一鳃弓
B. 第一鳃沟
C. 第二鳃弓
D. 第二鳃沟
E. 第三鳃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