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模拟考试练习题(Q1),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_正高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物质中参与血小板粘附的有 ( )
A.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B. Fn
C. Fg
D. 血管平滑肌
E. 胶原
2. [多选题]羊水过少见于 ( )
A.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
B. 胎盘脐带病变
C. 多胎妊娠
D.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E. 过期妊娠
3. [多选题]对粪便中细胞正确的描述是 ( )
A. 粪便中无上皮细胞
B. 红细胞呈草绿色、略有折光
C. 粒细胞可呈灰白色、肿胀、结构模糊不清
D. 可用每个高倍视野中细胞的最低至最高值报告
E. 吞噬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与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相似
4. [多选题]影响光谱分析的主要因素有 ( )
A. 化学因素
B. 主观因素
C. 光学因素
D. 试剂因素
E. 标本因素
5. [多选题]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 抗原抗体结合牢固不易受环境影响
B. 解离后的抗体结构与活性改变
C. 解离后抗体的活性和特异性不变
D.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仍可与其它抗原结合
E.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沉淀反应最适比恒定不变
6. [多选题]关于经典放射免疫分析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 与抗体结合的标记抗原量不取决于它与抗体间的亲和力大小
B. 反应结束时,游离标记抗原含量与未标记抗原呈反比
C. 待测抗原的含量,可通过剂量-反应曲线查得
D. 未标记抗原、标记抗原竞争与抗体结合
E. 标记抗原和未标记抗原的化学量大于抗体的分子结合容量
7. [多选题]IgG经胃蛋白酶水解所获得的裂解片段具有的特性 ( )
A. 将IgG于铰链区H链链间二硫键近N端侧切断
B. F(ab′)2具有双价抗体活性
C. Fc段被水解成更小的片段pFc′,失去其生物学活性
D. F(ab′)2段能与相应抗原结合,产生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
E. 可降低Ig分子的免疫原性
8. [多选题]血沉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为
A. 观察风湿热活动情况
B. 辅助鉴别良恶性肿瘤
C. 辅助诊断结核病
D. 防止心肌梗塞复发
E. 血液流变学指标
9. [多选题]关于血红蛋白尿特点,正确的是
A. 隐血试验阳性
B. 尿蛋白质定性阳性
C. 离心后镜检有大量红细胞
D. 暗红色、棕红色甚至酱油色
E. 离心后上清液变清
10. [多选题]SLE患者血清中可能出现的自身抗体有
A. 抗dsDNA抗体
B. 抗核小体抗体
C. 抗组蛋白抗体
D. 抗SSA抗体或抗SSB抗体
E. 抗心磷脂抗体
11. [多选题]有关包涵体细胞,错误的说法是 ( )
A. 由吞噬细胞吞噬聚集的IgG、IgM、RF等形成
B. 由中性粒细胞吞噬聚集的IgG、IgM、RF等形成
C. 由中性粒细胞吞噬白细胞核与抗核抗体结合体形成
D. 由中性粒细胞吞噬单核细胞、补体及纤维蛋白形成
E. 主要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也见于化脓性关节炎
12. [多选题]B族维生素包括 ( )
A. 叶酸
B. 泛酸
C. 抗坏血酸
D. 生物素
E. 维生素PP
13. [多选题]参考物质具有的属性包括
A. 多个浓度水平
B. 种属来源一定
C. 性能稳定
D. 基质效应
E. 互换性
14. [多选题]BAO增加常见于 ( )
A. 萎缩性胃炎
B. 十二指肠溃疡
C. 胃泌素瘤
D. 幽门梗阻
E. 胃蠕动功能亢进
15. [多选题]积液中粘蛋白的特点包括 ( )
A. 由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
B. 不能被稀乙酸沉淀
C. 等电点为pH3~5
D. 低分子蛋白质
E. 酸性糖蛋白
16. [多选题]需要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的情况是 ( )
A. 延长耐药菌株的产生
B. 对某抗菌药仅轻度敏感,该药有毒性不能大量应用
C. 某抗菌药大量使用,但在血中无法达到有效浓度
D. 对某抗菌药敏感
E. 对单一抗菌药物不敏感
17. [多选题]下列哪些试验可用于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诊断
A. 热变性试验
B. 异丙醇试验
C. 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
D. 热溶血试验
E. 酸溶血试验
18. [多选题]与幽门螺杆菌有关的疾病是 ( )
A. 胃癌
B. 伤寒
C. 十二指肠溃疡
D. 胃炎
E. 痢疾
19. [多选题]检测体内IC的意义是 ( )
A. 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B. 有助于观察某些疾病的病情演变
C. 有助于探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
D. 对某些疾病的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E. 对某些疾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20. [多选题]近10年来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并取得进展的有
A. 苯丙酮尿症、舞蹈病、老年性痴呆
B. 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
C. 遗传性共济失调、神经肌肉疾病
D. 神经纤维瘤、癫痫
E. X连锁智力低下及肝窦状核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