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19-08-10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精神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DSM-Ⅳ和ICD-10一样,CCMD-3也取消了神经症这一疾病类别
B. DSM-Ⅲ系统仍保留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
C. 在CCMD-2-R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
D. 在DSM和ICD中,仍然保留了癔症这一诊断术语
E. CCMD-3中仍保留了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名称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像素的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

A. 像素是一个三维概念
B. 像素就是体素
C. 像素越小图像的分辨率越低
D. 像素就是指CT图像中按矩阵排列分隔的基本组成单元
E. 像素与体素之间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运用理筋手法治疗疾病可达到的作用是

A. 消肿止痛
B. 松解粘连
C. 活血化瘀
D. 软化瘢痕
E. 舒筋活络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患者,女,62岁。既往有糖尿病和冠心病。平时劳累后有胸痛发作,近日安静时亦有胸痛发作,胸痛较剧,痛有定处,入夜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心电图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心肌酶谱正常。应首先考虑的方剂是

A. 血府逐瘀汤
B. 瓜蒌薤白桂枝汤合涤痰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D. 补阳还五汤
E. 参附汤合右归丸

正确答案 :A

解析:患者胸痛较剧,痛有定处,入夜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属于胸阳痹阻血行瘀滞,应首先考虑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A主治中风之气虚血虚证;B可涤痰开窍,温阳通脉;C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E主治阳气暴脱,脉微欲绝证。故本题选D。


[单选题]有关脱疽的记载最早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A. 《疡科心得集》
B. 《外科正宗》
C. 《灵枢》
D. 《素问》
E. 《诸病源候论》

正确答案 :C

解析:《灵枢·痈疽》:“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故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哪一项不是脾梗死的CT表现:( )

A. 尖端朝向脾门的楔形高密度
B. 脾轮廓收缩变形
C. 可以为多发病灶
D. 尖端朝向脾门的楔形低密度
E. 增强扫描无强化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实验室中需要制备大量免疫血清时,应选用哪种动物

A. 家兔
B. 豚鼠
C. 鸡
D. 马
E. 小鼠

正确答案 :D

解析:需要制备大量免疫血清时,应选用马、绵羊等大动物;若需要量不多,则选用家兔、豚鼠等小动物。


[单选题]血小板输注时手工浓缩血小板剂量成人一般为( )

A. 3~4U
B. 20~30U
C. 6~8U
D. 4~5U
E. 2~3U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男性,78岁,3天前看电视时右上下肢麻木无力,说话困难,进行性加重。1天来右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不能说话,血压正常,左颈动脉造影见大脑中动脉主干未显影,该患者的急性期康复,不恰当的是

A. 被动活动偏瘫侧肢体,远端关节至近端关节
B. 由被动定时翻身渐变成主动翻身
C. 调控心理状态
D. 使用翻身床、气垫床
E. 定时翻身及体位摆放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女,51岁,1小时前因咳嗽突发右下腹疼痛,右腹股沟出现肿块。查体:全腹轻压痛,无腹肌紧张,肠鸣音亢进。右侧腹股沟韧带下方呈半球形隆起,不能回纳,轻压痛,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急症手术复位,行McVay法修补术
B. 应用抗生素、止痛剂观察
C. 及时手法复位,密切观察
D. 密切观察,病情加重及时手术
E. 急症手术复位,行Ferguson法修补术

正确答案 :A

解析:根据题中症状可知患者的疝气不能回纳,可能合并绞窄性肠梗阻,应立即手术。术式可选择McVay术。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zzzdr.html
  • 下一篇:目前被我国学者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有哪些 错误的是哪一项:( )胃癌血行扩散最常见的部位为分娩第二产程处理,其次见于肺、腹膜,只有E错误,右手需保护好会阴,嘱产妇在宫缩时张口哈气,右手继续保护会阴,左手从鼻根向下颏挤压,使儿前肩娩出,最后双手协助胎体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